为进一步强化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过程管理,持续提升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近日, 江苏联合学院原副院长、教授金友鹏,金陵分院副院长方道生,联院智能控制专指委秘书长赵漫漫,江苏联合学院教学管理处赵昊主任等专家组一行莅临我校,对盐城技校五年制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暨教材使用情况进行现场调研。
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组织座谈、现场听课等方式全面检查了盐城技校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和教材使用的情况。
调研反馈会上,专家组成员分别先反馈了个人调研考察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金友鹏代表专家组宣读了调研考察意见,充分肯定了学校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学生培养、方案实施、教材使用等方面取得的良好成绩,并对我校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暨教材使用等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
盐城技校对专家组一行来我校调研考察表示衷心感谢,盐城技校将此次调研考察为契机,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全盘接受反馈意见;二要聚焦反馈问题,全力抓好整改落实;三要实施精细管理,全面提升办学内涵,提升关键办学能力,不断推动学校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迈上新台阶。
五年制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针对初中毕业生,通过五年一贯制的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方案。以下是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框架:
总体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具体目标:
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
能够适应行业技术发展,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知识要求: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了解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
能力要求: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体育、计算机基础等,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基础课程: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如专业导论、专业基础理论等。
专业核心课程:针对专业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入教学,如专业实训、专业设计等。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学制:五年一贯制,分为基础阶段和专业阶段。
基础阶段(前两年):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打好理论基础。
专业阶段(后三年):深入学习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实践教学和实习,提升专业技能。
学分要求:学生需修满规定的学分方可毕业,通常包括理论课程学分和实践环节学分。
校内实训:通过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校外实习:与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毕业设计:结合企业实际项目或行业需求,完成毕业设计或论文,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课程考核:采用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过程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
实习考核:由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评价学生的实习表现,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毕业考核:通过毕业设计或论文答辩,综合评价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
专任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背景,能够胜任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
兼职教师: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参与课程教学和实践指导。
合作模式: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等合作模式。
资源共享:利用企业的技术、设备和资源,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就业领域:根据专业特点,毕业生可在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管理、服务等工作。
职业发展:毕业生可通过继续深造、职业资格认证等途径,提升职业竞争力,实现职业发展。
教学管理: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反馈机制: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听取学生、教师和企业的反馈,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个性化培养: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学分要求:学生需修满规定的学分,并通过所有课程考核。
技能证书:鼓励学生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
毕业设计:完成毕业设计或论文,并通过答辩。
升学途径:毕业生可通过专升本、成人教育等途径继续深造,提升学历层次。
终身学习:鼓励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适应行业技术发展,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课程设置表:详细列出各学期的课程安排和学分分配。
实践教学安排表:列出实训、实习等实践环节的具体安排。
师资队伍介绍:介绍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的背景和资历。
五年制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个性化培养等举措,确保学生能够适应行业需求,实现高质量就业和职业发展。